殿前借黑茶避祸
一日,时任光绪翰林院检讨的黄自元,突然接到诏书,要他次日赴早朝时,在太和殿向皇上和众大臣跪着悬腕而书《九成宫醴泉铭》如有差池,即革职充军发配,永不录用。
黄自元接过诏书,不由吓得胆战心惊,这跪而悬腕,不仅要深厚的书法功底,而且要相当的体力支撑,万一身体支不住,"扑嗵"跌倒殿前,岂不搭上了身家性命。
这光绪皇帝要这么做,也有一番不能言语的苦衷。当时,康有为和梁启超为首联络十八省在京的一千多名举人向朝廷联名上书,提出“拒绝议和,迁都抗战,变法图强”的主张,被国势衰微,朝政腐败弄得愁肠百结的光绪帝,立即振作起来,连连召见康有为,对维新派的主张十分赞同。而守旧的慈禧要皇上继续老老实实当好皇帝。这黄自元书写的《九成宫醴泉铭》恪守祖法,中规中矩,不越雷池一步。慈禧就想出当朝书写的法子,要给光绪帝一点启示。
黄自元哪里晓得这么多弯弯绕绕,接到诏书,愁得饭也吃不下,觉也睡不着。直到清晨时分,妻子想出一个主意,如此这般吩咐一番,他才如释重负,酣然睡去。
第二天早朝,黄自元就来到了气氛肃然的太和殿。只见殿内两班文武分列,光绪帝端坐在龙椅之上,脸上像加了一层霜。黄自元不敢仰视,遵旨在殿前铺纸研墨,跪伏着写起《九成宫醴泉铭》贴来。那一干文武大臣立在那里猜疑,今天皇上不知中了什么邪,想是谁又要受咎,一个个心里忐忑不安。
这跪写楷书,可要真功力。好在黄自元幼年习书,家规甚严,早就练成了铁碗神笔的功夫,加之是在皇上面前献艺,他心里也感足了一股劲,写出来的字比平时更为俊逸灵动,劲健端庄。连光绪也渐渐看得入了神,不由得在心里暗暗赞叹。
写到一半,黄自元感到握笔的手开始发抖,腰也有些酸疼,他想起妻子的嘱托,连忙奏请皇上,说自己口内焦渴,须喝点水。光绪当然准奏。黄自元就从装笔墨纸砚的匣子里掏出一只黑岩石壶来,里面盛着满满一壶自家黑茶。他将黑茶一饮而尽, 立时精神大振,又忙接着跪书。只一个多时辰,便完成了这千古之作。
帝观贴,见字体个个工整严谨,遒劲方正,大加赞赏,马上赐给黄自元一支玉石笔管的狼毫笔。突然,他话题一转,大声说道:"字体归字体, 政体归政体,二者不能混为一谈,今后朝臣不可以字体喻政体,阻挠变法,有负天恩!”
这下,大臣们才明白了光绪帝要黄翰林当庭书写字贴之意,不由面面相觑,惊出一身冷汗。
黄自元经过此事,对仕官生涯渐生厌倦之心,在陕甘当了几年地方官后,便退隐在长沙定居。每日只与一帮文朋诗友研习书法,吟诗作对,做了一个淡泊名利之人。光绪帝知道黄自元当庭喝下提神的水是他自己家制黑茶后,对黄自元家茶也感了兴趣,每天在神疲力倦之时喝上几杯黄自元家茶,再处理那些堆积如山的奏折。并感叹先皇御赐给黄自元家茶以“皇家黑金,皇家薄片”的道理,后来变法失败,他被困瀛台时,还带去了一箱黑茶相伴度日,煮茶解忧。黄自元第四代后人黄道生先生还见过光绪帝赐给黄自元的玉石狼毫笔。
左宗棠与黄自元黑茶
晚清重臣左宗棠在安化小淹居住8年,与陶澍是亲家。安化小淹与黄自元家乡龙塘临近,黄自元常与左宗棠互相往来,熟知黄自元黑茶。两人常饮茶(黄自元黑茶)吟诗,讨论天下大事,左宗棠对黄自元自产的黑茶赞不绝口,曾留下《过鹞子肩》一诗:“鹞子翻身翥碧穹,九霄云上看湘熊。祖师授我方天戟,胯下金鹏驾啸风”。
鹞子肩为当时茶马古道的一段险路,从“诗言志”的角度来看,左宗棠吟出此诗,足见其早在安化就已预示其日后的功业。后来,左宗棠平定西北混乱,收复新疆,军中常备安化黑茶,以为军士常用。
同时,左宗棠为了鼓励茶商运茶,与湖南巡抚协商, 凡是领有陕甘茶课的茶商,运茶过境,只缴纳税额的20%,其余的80%由甘陕负责补贴。左宗棠主张茶事制度的变革,极大地促进了安化黑茶的发展。
曾国藩湘军与黄自元黑茶
1894年(光绪二十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时任湖南巡抚的吴大徵率湘军赴山海关一带参战,强召黄自元为随军参战。兵败牛庄后,黄自元遂从海上逃回。其诗“鸿爪偶然留远戍,鲎帆依旧返重洋”,便是对这段历史的感叹。
其时湘军因从南至北,军中多有水土不服者,军医束手无策。黄自元见状,将随身携带自家产的安化黑茶煎而分之,军士皆愈,感激不已,称“黄自元”黑茶有奇效。
毛主席与黄自元黑茶
1917年暑期,在湖南第 一师范读书的毛泽东邀了同学萧子升,外出“游学”。来到安化县城,只见店铺、茶馆林立,茶商云集,热闹非凡,尤以黑茶馆引人注目,毛泽东对黄自元楷书尤为欣赏,在长沙曾经与黄自元先生有过几面之缘,非常欣赏黄自元实业救国思想,来到安化后毛泽东提出要去看看黄自元,只可惜黄自元已进入风烛残年,80岁的黄自元没有机会与25岁的毛泽东这个青年才俊产生过多交集。1917年,毛泽东来到当时黄自元故里“黄氏家茶馆”,出口成章:“有茶有酒,香飘满楼。”两人各来一杯黑茶,闻其香,品上一口,味美香醇,连称:“好,妙!黑茶之乡,名不虚传。”黄氏家茶老板(黄自元侄子黄祖廉)高兴不已,并当场索请毛泽东书写对联。年轻气盛的毛泽东挥毫写就:“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喝杯黑茶去;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拿壶好酒来。”(对联收藏在黄氏祠堂,)1951年,安化茶叶试验场制作蒸青玉露名茶成功,产品敬献毛泽东。毛主席对1917年品尝安化黑茶记忆犹新,马上回信给予勉励,并让秘书按价把茶钱汇去。